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25年濮阳技师学院优质课评课及工学一体化改革推进会圆满举行——以赛促教谋发展工学一体启新程

发布时间:2025-05-26
浏览:

5月21日,濮阳技师学院召开“2025年优质课评课及工学一体化改革推进会”。学院领导、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优质课评选成果与工学一体化改革推进展开深度交流,共谋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上半场:优质课评课——智慧碰撞,匠心传承。会议上半场,四位教师代表从不同视角分享了优质课比赛的实践感悟与改进方向,展现了濮阳技师学院教师团队精益求精的教研精神。

以赛促教,精准提升葛文艳老师对本次优质课比赛进行全面总结。她指出,比赛涌现出三大亮点: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落地见效,教师以企业真实任务为载体,通过情境化教学实现“做中学”;AI教学工具创新应用,如对话AI引导探究、数字人讲解知识点等,为课堂注入科技活力;课程思政自然融入,感恩教育、非遗文化、体育强国等主题贯穿课堂,实现“德技并修”。同时,葛老师也剖析了共性问题,如教学设计与实践脱节、学生主体性不足等,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助力教师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细节打磨,规范先行刘伟媛老师作为评委代表,从文本评审与现场授课两大环节总结参赛作品质量。她强调,优质课需注重选题价值与规范设计,学习目标应涵盖思政、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三要素,避免“应付式”文本;现场授课需关注工学一体化模式转化,将普通课堂升级为“任务驱动型课堂”,并呼吁教师重视教室环境布置与台风锤炼,以细节彰显教育匠心。

星光与春风,成长同行雷亚婷老师以“星光”与“春风”为喻,分享备赛心路。她坦言,个人成长需“仰望星空”——通过AI赋能教学、结构化思维训练提升专业素养;更需“脚踏实地”——感恩团队托举,从系部听评课的“春雨式指导”到学生主动配合录课的温情瞬间,展现了教育生态的共生共荣。

感恩共进,点燃教育之火岳静茹老师以“感恩、成长、共进”为关键词,深情回顾备赛历程。她表示,一堂好课需“骨架清晰、血肉丰满”,从教学逻辑构建到师生“同频共振”,每一步都离不开团队支持。她特别提到“一体化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学习的意义”,并呼吁全体教师以“点燃一团火”的热忱,照亮学生未来。

下半场:工学一体化改革推进——锚定目标,协同攻坚。会议下半场聚焦工学一体化改革推进,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与行动路径。

对标先进,系统布局教务处副主任韩林善详细分析了学院工学一体化师资队伍目前的发展状况,提出“标杆引领、全员参与”的改革策略。建议工学一体化资源建设工作常态化,遴选材料提前准备,各系对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6月底前完成6个专业共12门核心课程的资源建设;教务处强化服务与保障职能,为工学一体化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精准施策,蓄力遴选葛文艳老师进一步细化工学一体化建设任务,强调需常态化收集学生作品、学习成果、拓展性作业等过程性资料,为国家级遴选蓄力。9月份学校将启动“工学一体化建设专项奖评”活动,对表现突出者给予资源倾斜,激发教师团队创新活力。

拥抱AI,与时俱进副院长张晓华在讲话中强调,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是重塑教育生态的核心驱动力。教师需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将AI深度融入教学实践,探索智能评价、学情分析等应用场景,提升课堂效率与吸引力。他号召全体教师与时俱进,终生学习,不断提升个人能力,推进工学一体化改革,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

凝聚共识,擘画未来院长赵苑华作总结发言,以高瞻远瞩的视角,为学院发展锚定方向,高度肯定优质课比赛与工学一体化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他指出,唯有持续精进、协同共进,方能交出濮阳技师学院的时代答卷。

本次会议既是对过往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动员。濮阳技师学院将以优质课比赛为起点,以工学一体化改革为抓手,持续深化教学创新,赋能教师成长,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砥砺前行!